您的位置: 首页 > 游戏教程 >

我是一位老师 我是一名老师

小时候有一句打油诗,考考考,老师的法宝,分分分学生的命根。

如果不是淡定到一定境界的老师,很难不去重视学生的成绩。我们现有的评价体制就是这样,以学生成绩来量化教师工作,虽然考勤,作业备课,其他活动奖项也有加分,但是成绩是最主要的。老师不得不盯紧及格率,优秀率,平均分。这关系到老师的教学实绩考核和年度考核,一次考差了,影响的可能就是两年的考核。而考核又是和晋级息息相关的。老师真是关注全班每一个学生的成绩,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,有个别学生智力有问题,老师也要使出浑身解数帮助他,多学一点是一点。

社会大环境也由不得老师不关注成绩,偶尔大街上遇到一个家长,见面就会问孩子成绩多少多少,孩子考好了,我们这个孩子聪明,习惯好。一旦考不好,老师经常会面临质疑,这个老师水平不怎么样,这个老师不负责任,诸如此类的质疑。老师教学生也是为了让学生学会,考好。成绩也是自己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,学生成绩好,学生喜欢你。教师本身也会有一种自豪感,容易获得职业幸福感。

一般说,学生素质包括思想品德、科学文化、身体心理、劳动技能、审美、合群等要素。作为学生(毛主席说,学生以学为主),科学文化素质这一项权重要大一些,而科学文化素质能量化的就是成绩,教师重视学生成绩天经地义,理直气壮抓学生成绩是对学生负责,让家长满意的重要途径,这很好,只要不偏废其他素质的培养就行。

说明你负责任,放弃那些认为【快乐学习】、【成绩不重要】、【上学无用论】、【成绩妖魔化】的家长及学生,最后只能是受累不讨好,甚至官司缠身。我们做补习,以上的家长我们一律不收。

如果老师不再重视分数,那该怎么样?分教是衡量老师教育能力的主要指标,就如社会上衡量是否成功人士的标准就是拥有多少财富,有很多钱才是重要的。

作为一个老师,“总是在意”学生的成绩,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,问题是,是仅仅“在意”学生已经“取得”的成绩,还是在意学生“取得”成绩的过程?

如果是前者,就会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,运用一切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的手段、方法,使学生尽快地提高学习成绩,比如题型归类,方法归类,并在此基础上,实施“题海战术”,大量刷题,“以量取胜”。毋庸讳言,这种方法,对于学生在一定区间快速提高成绩,有着明显的效果。换句话说,而在学生超越这个区间之后,就会长期陷入“中等收入陷阱”,则收效甚微,并使学生产生困惑。

我上过一个复读班班上有一个学生,课间找我聊天时,就说到了他的感受和困惑。他说,无论哪一科,一看到题目,他就知道这个题目的考查范围,也知道可以运用哪些方法解题,可成绩就是不能提升,总有过不去的“坎儿”。

我对他说,各种解题的“方法”,都是别人总结出来的,带有明显的规律性,它可以解决大约80%的问题,不会再多。所以,一味地靠“方法”学习的学生,最多可能成为二流学生,到不了一流。

为什么?

我对他说,既然“方法”是别人总结归纳出来的,那么,在你绞尽脑汁运用这些方法的时候,实际上,你是在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,去验证别人那些方法的正确性,换句话说,“你自己”不存在了,没有了你自己的理解、分析和判断,你成了“别人”的“提线木偶”。起来一来,你的成绩就会长期在80%的那个区间晃悠,再加上你的失误,总分也就是560分左右,很难过570分。(总分750分。)

我给他四个字:“以题解题”。题目就摆在那里,该怎么思考就怎么思考,该怎么分析就怎么分析,不要一味地去找方法,把精力用在“找方法”上,而忽视了“自己”,不能自己制约了自己的“主观能动性”。最后,我对他说,坚持四个星期,必有突破,错了我负责!这个学生幽默地说,“一语点醒梦中人”!最后,以优异的成绩考到华中科技大学,为他“雪耻”了(该学生自己的话)。

所以,当一个老师“在意”学生的成绩的时候,要“两手抓,两手都要硬”。一手抓规律,抓方法,一手抓开发学生智力,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,思维品质,开掘学生思维,挖掘学生潜力。

而后者,“在意学生取得成绩的过程”,则重在分析“过程”与“结果”的关系,或者说原因与结果的关系。因为,任何结果的产生,必然有一定的原因(或者说“条件”),这是基本的常识。而由条件(原因)转化为结果,离不开“过程”。这个过程,首先包括“习惯”,特别是学习习惯,比如思维习惯,思维品质,专注力,对信息的敏感性,等等,而这一切,又离不开专注力与学习力的培养。

因此,如果老师真的“在意”学生的成绩,就要一手抓出“中上等”,一手抓出“上中等”,甚至“上上等”,二者兼顾,而不能“顾此失彼”。

我是一位老师 我是一名老师